在現代社會壓力與生活節奏日益緊湊的背景下,「早洩(Premature Ejaculation)」成為不少男性難以啟齒卻深受困擾的隱性疾病。根據研究,全球約有20%~30%的成年男性在生命某個階段曾經歷過早洩問題,但真正就醫比例卻遠遠偏低,常因為羞於啟齒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。
依據國際性醫學學會(ISSM)定義,早洩是指陰莖插入陰道前或插入後不到1分鐘便射精,且無法控制,並造成明顯心理壓力或伴侶關係影響。早洩可分為以下幾類:
原發性早洩:自性行為開始就一直存在。
續發性早洩:原本無早洩問題,但某個時期後才出現。
情境型早洩:僅在特定對象或情境下出現。
主觀早洩:時間未必短,但男性主觀覺得太快。
長久以來,早洩常被誤以為是單純的心理障礙,但醫學實證指出,其成因通常是生理與心理交互作用的結果,常見包括:
神經傳導物質(如血清素)失衡
性經驗不足或焦慮
前列腺炎或泌尿感染
睪固酮濃度異常
不良性經驗陰影
目前針對早洩的治療,醫界已發展出多種方法,依照嚴重程度與個人情況調整:
1. 行為訓練法:
如「擠壓法」、「中斷法」等技巧,透過夥伴配合控制射精反射。
2. 心理諮詢與性治療:
針對焦慮、自我懷疑、伴侶溝通不良等心理層面進行疏導。
3. 藥物治療:
抗憂鬱劑(如SSRI類藥物):延長射精時間的副作用被廣泛應用。
局部麻醉藥膏/噴劑:降低龜頭敏感度,延遲射精。
特殊口服藥物(需經醫師處方)
4. 生理問題治療:
若與前列腺或泌尿系統疾病相關,須針對病因治療。
Q:每次很快就結束,是不是就等於早洩?
A:未必。若只是偶發情況,無法構成診斷,須連續性且具影響性生活品質才考慮早洩。
Q:自慰過多會導致早洩嗎?
A:自慰本身不會直接導致早洩,但頻繁快速的自慰習慣可能讓大腦習慣「速戰速決」,進而影響性行為控制力。
Q:早洩能自己好嗎?
A:部分輕度早洩可透過行為訓練或心理調適改善,但若持續困擾建議尋求專業治療,效果會更穩定。
早洩並非「沒用」或「不夠男人」的標籤,而是一項常見且可治療的性功能障礙。專家提醒,若影響性生活或伴侶關係,應儘早尋求專業協助,不僅能改善症狀,更能重拾自信與親密。